《紅旗頌》體現出盛大節日的歡樂喜慶氣氛,另一方面對革命者的緬懷。九首作品氣勢磅礴,又充滿喜慶歡樂感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不用多介紹,是中國國,因此它是《紅旗頌》的首選。兩個版本旋律節奏略有不同,仔細聽聽CD中這兩個不同版本可以體會出其中細微差別。其他曲目《紅旗頌》、《節日序曲》、《晚會》、《良宵》、《瑤族舞曲》、《青年圓舞曲》、《人民英雄紀念碑》 ,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節日序曲》以嘹亮的銅管表現人民歡慶節日的情景和對美好明天的嚮往。《晚會》採用民間樂曲的多段體曲式,表現了人民歡慶胜利的興奮心情。 《良宵》是小提琴版,以第一小提琴為主奏,其他聲部(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撥弦伴奏。
曲目由香港小交響樂團擔任演奏,並由近年一直活躍在國際樂壇的指揮家葉聰擔任指揮。弦樂器絲綢般的柔滑、管樂器光澤般的脆亮、鼓樂器禮炮般的厚重都表明該碟的分析力、空間感、動態等都甚佳。
《鹿回頭》是雨果一九九九年的錄音《鹿回頭傳奇》小提琴協奏曲是作曲家宗江與小提琴家何東在一九八零年寫成,於一九八一年在全國第一屆交響音樂作品比賽中獲得優良獎。 梁建楓的小提琴演出投入,優美細緻,值得推介。取材自同名歌曲的大提琴協奏曲《嘎達梅林》是作曲家王強在上海音樂學院的畢業作品,於一九六零年第一屆上海之春音樂節開幕式首演。蘭潔的大提琴演繹出色,樂曲的氣氛感受強烈,極具個性。 最後兩首小提琴曲目是宗江配何東的《黎家節日》及陳鋼除與何占豪合作的《梁祝》以外另一名作:《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兩首作品都由梁建楓主奏。
葉聰及陳佐湟指揮香港小交響樂團團演奏華人作曲家的現代音樂作品。包括陳慶恩的《月謎》、高為杰的《緣夢》、 羅永暉的《千章掃》、陳錦標的《九七引》、蘇鼎鼎《晚晴》等。《月謎》是專為胡琴、大提琴及樂隊而作,包括“流影”、“金魄”、“天鏡”、“蟾薄”與“地霜”等五個樂章。《月謎》作曲者想以不同類型的樂器,在互相結合後營造不同的意境,胡琴:黃晨達 大提琴:羅詠媞 陳佐湟指揮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奏。